本站發布時間:2025-04-15
4月14日下午,中國北方(四平)智慧農機產業發展創新中心成立儀式在吉平賓館隆重舉行。作為四平市農機行業的領軍企業,順邦農機全程參與本次活動,董事長魏德勝作為企業代表發表重要講話,與政府、高校及行業伙伴共謀智慧農機產業新發展!
實地考察:展現順邦智造實力
當天下午,長春理工大學校長郝群一行在四平市領導陪同下,蒞臨順邦農機參觀考察。公司市場部相關人員向考察團詳細介紹了企業發展歷程,順邦農機董事長魏德勝親自講解核心產品歷代秸稈飼料打捆機及技術創新成果,獲得考察團的高度認可。
通過講解介紹,考察團詳細了解了順邦在秸稈綜合利用領域的技術突破,對企業在農機智能化轉型中的實踐成果給予高度評價。此次參觀充分展現了順邦農機在專業領域的技術積累和行業影響力。
順邦董事長-魏德勝出席會議
尊敬的德明市長、郝群校長,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共同見證中國北方(四平)智慧農機發展創新中心的正式成立,這是四平農機產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此,我謹代表順邦農機,向長期關心支持企業發展的四平市委市政府、紅開區管委會、長春理工大學及各界同仁,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作為深耕四平黑土地15年的本土企業,順邦農機始終以“賦能中國農業現代化”為使命。從秸稈打捆機的技術突圍到全過程智能農裝的戰略布局,我們深刻體會到:四平作為中國農機產業的重要發祥地,不僅擁有深厚的產業積淀與創新基因,更構建了政企同心、產學研深度協同的發展生態。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正是我們扎根于此、逐夢前行的信心源泉。
創新中心的成立,標志著四平農機產業實現了三大歷史性跨越:
——從“單打獨斗”的分散發展,邁向“集群作戰”的協同創新;
——從“傳統制造”的路徑依賴,轉向“智能智造”的價值升級;
——從“產能驅動”的規模擴張,進化為“創新驅動”的內涵發展。
這一平臺的搭建,為企業打開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更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多年來,順邦農機堅守“技術立企”初心,累計開展研發項目30余項,獲得專利50余項,科技創新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但我們清醒認識到,面對農業現代化的深層需求與全球智慧農業的發展浪潮,唯有匯聚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深化校企融合創新,才能突破技術壁壘、搶占產業制高點。長春理工大學在光電信息、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頂尖科研實力,與四平“中國農機之鄉”的制造優勢形成天然互補。此次創新中心的落地,正是科技與產業“雙向奔赴”的最佳注腳——順邦農機已與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雙方將圍繞智能農裝核心技術展開聯合攻關,相信不久的將來,必能結出更多“產學研用”一體化的豐碩成果。
作為鄉村振興的踐行者,我們將以創新中心為紐帶,主動融入“黑土地保護”“全程機械化”等國家戰略,通過技術培訓、裝備升級、服務下沉,幫助廣大農戶實現“降本增效”,讓智慧農機真正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引擎”。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創新中心不僅是技術研發的平臺,更是“科學家精神”與“企業家精神”交融的舞臺??茖W家以前沿探索定義技術高度,企業家以市場洞察賦予技術溫度——這種“雙輪驅動”正是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耦合的核心動力。正如順邦與理工大學的合作實踐:我們帶著“秸稈打捆機智能化升級”的田間課題走進實驗室,學者們以算法優化、傳感器集成等技術突破回應需求,讓科研成果從“論文”走向“田間”,從“實驗室”扎根“黑土地”。這正是“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生動詮釋。
放眼全球,約翰迪爾等國際巨頭的成功啟示我們:當激光雷達技術遇見農場自動駕駛需求,當材料科學成果碰撞黑土地耕作挑戰,跨界協同不僅能催生顛覆性產品,更能重塑產業發展范式。在此,我呼吁更多科研機構與企業加入這場“雙向奔赴”:讓科學家走出“象牙塔”,在農業生產一線尋找“真問題”;讓企業家走進“實驗室”,以產業需求點亮“創新燈塔”。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構建“從0到1”的原始創新生態,實現“從1到100”的價值轉化裂變。
各位同仁,農業是四平的根,農機是我們的魂。創新中心的成立,既是產業發展的里程碑,更是攜手奮進的新起點!順邦農機愿與各界同仁一道,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領下,在長春理工大學的賦能下,以“十年磨一劍”的匠心、“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共同書寫四平智慧農機產業的壯美篇章!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祝愿創新中心蓬勃發展、碩果累累!祝愿各位領導、來賓身體健康、事業順遂!
謝謝大家!
展望未來:攜手共創輝煌
創新中心的成立,為四平農機產業注入了強勁動能。順邦農機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深化技術創新,加強與高校、企業的合作,共同推動智慧農機產業升級,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更多公司信息,請訪問:四平市順邦農機制造有限公司
四平市順邦農機制造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 農機通Creative Commons ? 2009 - 2024 農機通?網站 工信部備案:京ICP備13038979號